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数据解读

一季度通州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之一

发布时间: 2024-05-11 17:03:46
信息来源: 通州区统计局
【字体:

区统计局供稿(葛文钰)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动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整体在合理区间。但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市场需求仍显不足,房地产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活力未得到充分释放,发展动力还需继续加强。仍需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紧抓快干、真抓实干,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根据南通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7.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下同)7.8%,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204.0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2.5:50.9:46.6。

一、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1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4.1%。蔬菜、瓜果面积产量双增长,一季度,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增长2.8%,总产量增长4.0%;瓜果类播种面积增长9.3%,总产量增长14.5%。畜牧业产能继续承压,一季度,全区生猪出栏下降17.5%,存栏下降5.1%;家禽出栏增长6.4%,存栏下降5.6%,禽肉产量增长12.5%,禽蛋产量下降12.1%。

(二)工业经济增中有缓。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2%,两年均速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过半行业正增长。一季度,列统的31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产值正增长,其中15个行业增速超10%。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30.8%,增速最快,增长贡献率达到39.7%。“3+3”行业“五升一降”。一季度,全区“3+3”行业工业产值增长10.6%,占全区比重高达90.1%,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4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11.4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增长19.5%,增速高于全区平均11.2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增添发展新动力,77家年度新增企业产值增长226.8%,增长贡献率达34.4%。

(三)服务业营收高位增长。1-2月,全区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15.1%。其中,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8%,比全区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高6.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单位体量扩大。1-2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库单位营业收入增长13.1%。按数字经济产业划分的行业大类来看,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8.2%,数字要素驱动业营业收入增长19.8%。中小型企业拉动作用显著。1-2月,全区规模以上中小型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7.2%,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8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支撑有力。1-2月,全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9%,增长贡献率为45.8%。

(四)贸易领域承压前行。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5亿元,下降0.6%。全社会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5.1%、3.2%、19.2%、8.9%。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拉动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4.4个百分点。线上消费持续活跃。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9.8%。房地产相关行业消费下降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家具类零售额下降22.0%,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下降69.3%。

(五)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恢复。年初以来,全区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开工,节后大力保障项目建设恢复。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其中,基础设施增长14.9%,建安投资增长5.9%。分行业看,第二产业下降2.1%,第三产业增长14.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从项目看,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长4.7%,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增长4.3%。

(六)房地产市场仍显低迷。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5%,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1.8%,降幅比上年全年分别扩大9.4、13.2、15.0个百分点,房企项目开发信心仍旧不足。从房地产项目到位资金看,定金及预收款下降54.6%,个人按揭贷款下降80.0%,降幅比上年全年分别扩大33.8、33.0个百分点,购房者持币观望情绪仍然浓厚。

(七)财政金融保持稳健。一季度,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增长3.4%,其中,地方税收19.6亿元,下降3.1%。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53.2亿元,比年初增加259.8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80.6亿元,比年初增加145.8亿元,增长16.8%。

(八)外资增长外贸顺差。1-2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337万美元,增长61.7%。一季度,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2.8亿元,增长34.1%。其中,出口总额76.5亿元,增长24.8%,贸易顺差60.3亿元。

(九)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5元,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9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9元,增长6.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汽车消费内部分化明显。汽车类商品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四成,对全区零售额增速影响较大,细分汽车类商品,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零售贡献分化明显。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2亿元,增长180.3%,占汽车类零售额的比重达到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4.7个百分点。而传统燃油车零售额仅增长8.1%,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零售额增速差距较大。

(二)市场信心偏弱。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受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成本增长10.2%,四项费用均存在不同程度上涨,合计增长16.0%;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成本增长10.8%。生产经营信心不足。据最新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显示,对当前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为良好的企业,工业仅占29.3%,服务业仅占23.8%。服务业企业中,46.0%的企业反映面临市场需求不足,21.9%的企业表示用工成本上升快。

三、意见建议

(一)持续增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推动经济复苏重在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一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实打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适时出台一揽子组合式、针对性强的新政策,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二)高度重视培育增长动能。统筹资源要素。把突破性招商举措和资源配置用在关键产业项目上,坚持“招大不放小”,争取“大项目带小项目,小项目引大项目”,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快建设。加强重点项目的联动调度,相关部门持续强化项目跟踪调度和协调服务,保障项目要素需求,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切实发挥重点项目对稳投资、稳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

(三)稳定传统消费提振大宗消费。进一步精细化制定汽车消费补贴,分别针对燃油车、新能源车级别分层次、分批次贯穿全年的促消费活动,保障车展频次、汽车销售活跃度。整合多方资源,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广泛开展各类家具购物节、展销会、家居换新促销活动,对企业参展给予补贴,为企业对接消费者搭建平台载体。

(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房地产最新政策导向,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政策调整,加大力度稳定市场信心。优化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优化施工前期手续办理,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缓解施工企业资金压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坚持分类指导,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贲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