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统计局供稿(杨慧)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业呈现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产值继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为通州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40.7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368.19亿元,增长6.4%;安装工程产值72.18亿元,增长72.6%;其他产值0.41亿元,增长12.8%。
前三季度通州建筑业产值情况
计量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
2023年 |
2022年 |
增幅% |
建筑业总产值 |
1440.77 |
1321.84 |
9.0 |
建筑工程产值 |
1368.19 |
1285.33 |
6.4 |
安装工程产值 |
72.18 |
41.81 |
72.6 |
其他产值 |
0.41 |
0.36 |
12.8 |
(二)签订合同额平稳增加
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3176.51亿元,增长5.2%。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911.22亿元,增长8.5%;本年新签合同额1265.29亿元,增长0.4%。
(三)省外施工产值继续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业在外省完成的产值631.49亿元,增长4.7%。从地区看,全区建筑企业在外省承揽工程施工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其中山东、上海、浙江、河北等4个地区完成产值都超过50亿元,累计完成产值224.04亿元,占全区外省完成产值的15.6%。
(四)建筑业人员素质提升
前三季度,全区工程技术人员2.91万人,增长17.4%。建筑队伍的扩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建筑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带动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二、当前建筑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低资质建筑业企业数量占比较高
在库198家企业,三级资质及以下110家,占比55.6%;由于企业资质低、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只能承建一些建设规模相对较小、附加值不高的施工项目,进而陷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发展困境。
(二)建筑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建筑工程产值1368.19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5.0%,建筑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完成产值156.15亿元,仅占总产值10.8%;企业几乎所有工程产值都来源于建筑工程产值,在其他领域鲜有涉足。
三、建筑业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培育二、三级资质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加大二、三级资质企业的培育力度,提升企业资质等级,创建优质品牌口碑,充分发挥二、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对建筑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支持房地产开发项目优先选择本地企业,鼓励有能力的建筑企业“走出去”。
(二)优化企业产业结构
全区建筑业企业产值基本都是来源于劳动密集型的建筑工程,在高技术领域少有涉足,要鼓励企业在新的领域做专做精做特,支持相关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幕墙、园林古建等特色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完善建筑业企业分级管理制度。以政府投资工程为重点,加强招投标管理,加大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合法利益,努力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建筑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