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岸老街,坐落在原骑岸镇区,曾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老街称它为“街”,其实并不长,从东头起到西头至,将近有四百米的路程,满铺柏油的碎石路,坑坑洼洼,灰蒙蒙的房屋,一切都是那么古老。两旁班驳的砖,斑驳的瓦也都浸透了沧桑风雨。
老街的街面不宽,最宽的地方也就两三米。清晨,常有去买菜的行人点缀其间,老街的宁静,瞬间便被震破。那里的“老字号”蒋长林店铺敞开了,小店门口坐着几个老人开始闲谈下棋,过往的路人也开始稠了起来,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老街上,时而有摩托车鸣笛而去,清脆的笛声伴着悦耳人声,荡出许多情韵和滋味来,东家的小孩哭声夺窗而出,多了些热闹,多了些嘈杂,也为老街增添了一些话题。
老街的东街上有一座古朴的,高大的房屋,屋身早已倾斜,结实的石阶也早已不平了。但这里曾是新华公社的所在地,在这里曾有工作人员为旧城改造繁忙的脚步声,有过公社频频获得全县表彰辉煌的历史。而如今却是人去楼空,只有旁边的松柏愈加苍翠,见证着这里的变迁,还有曾经的大门上仍在的两行字,记载着某年某月的一段故事。
老街虽小,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担子却千钧重;老街虽偏,落实上级各项政策精神的责任则不轻松。然而老街年代久远,房屋破旧、硬件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2017年骑岸老街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传统村落项目,老街的改造顺势而出,开始了老街人居环境的提升,青石板路的铺设,进排水管道的改造以及太阳能路灯的架设等。
如今的老街确实已经改变了不少,街面也已宽了不少,刻着历史的青石板路已经铺砌一新;街两边的房屋逐渐换了新,仔细观察依稀还能找到过去的老店影子;过往气盛的蒋家老板如今也已有了微驼的背;来来往往,老街的人们依旧守着老街。
(责任编辑:丁一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