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利工作计划
来源: 区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4-12-10 09:39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5年,区水利局将以坚决打好“十四五”水利发展收官战为目标,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水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奋力推动通州水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重点水利工程提建设速度

一是重点做好灌区建设及管理。以完成团结灌区年度建设任务、改善九圩港灌区工程管护为为目标,加快推进团结灌区前期工作,力争春节前开工。充分汲取九圩港灌区建设经验,完善建设管理要求,引导镇、村更多参与管理,减小施工单位与镇、村、群众的矛盾,提高建设成效,确保按时序、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灌区信息化为抓手,从完善“健全组织、安全运行、用水科学、经费落实”等方面着手,推进“节水、生态、精管、智慧、幸福”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完善质保期及绿化养护期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镇村工程管护职责,提高长效管理效果,保障现代化建设成果。

二是加快推进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兴石河(通州区)治理工程作为沿海地区水利发展建设项目,总投资5662万元,省级及以上资金70%,区水利局将细化每周工程量,优化施工方案,力争2025年5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确保汛期安全。

三是持续优化区域治水调度模式。在市水利局统筹规划指导下,编制一片区调度方案,开展常态化调度。积极落实专业队伍维护自动化系统,持续优化运行调度模式,通过预降预排、精准调度、创新探索等方式,确保有效应对主汛期暴雨、显著改善断面水质。

四是加快推进水土保持治理。持续规范强化水土保持管理,促进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市场化、规范化、透明化,加快推进2024年度遥感监管违法违规项目整改销号。积极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力争2025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成功立项,建成1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升全区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二)惠民强基项目增民生福祉

一是提高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效率。紧抓团结灌区现代化建设契机,按省生态河道标准加快生态河道建设步伐,不断推动生态河道与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合发展。全年计划新建县级生态河道2条、乡级生态河道14条,总长69公里,确保河道防洪、除涝、引排、调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提增农村河道疏浚项目效益。2025年计划疏浚整治二级河道1条(段)4公里约3万方,三级河道6条(段)6.2公里约4万方,四级河道78条(段)97公里约75万方,农村沟塘140处约32万方。通过畅通农村河道、河面堤坡整洁,持续发挥河道功能,为建设和美乡村、促进人水和谐打牢水利基础。

三是提升河道治理管护效能。落实河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组织推进市、区级河道2025年度“三个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工作落实。对区管一、二级及部分三级河道共计470公里进行机械化保洁,对镇管三、四级河道共计2130公里及非等级河道、沟塘等进行管护,落实区管、镇管河道保洁管护及专项补助共2000万元。持续推广“以河养河”,2025年计划申报3条幸福河道,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河道治理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筑牢安澜屏障强发展根基

一是常抓严抓安全生产工作。围绕治本攻坚“八大行动”,聚焦3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开展集中整治攻坚,大力推行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险。围绕“安全生产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宣传系列活动。围绕质量安全巡查和专项检查,突出重点、补短强弱,制定水利工程质量“飞检”计划,确保提升全区水利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筑牢筑实防汛防台屏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时刻绷紧防汛抗旱救灾这根弦,统筹做好隐患排查与整改、预案编制与完善、防汛物资储备与清点、培训宣传与演练、预警传达与报送等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四)涉水监管服务显治理成效

一是审批管理更优更快。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为核心,持续加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行政许可承诺制,持续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加强取用水计量监管,加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工作,助力取用水管理、营商环境、水土保持监管等工作持续向好。

二是监督执法更精更准。持续延伸水法宣传、法制培训成效,打造高效精干执法队伍。加压推进非法采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严格落实水行政执法辖区管理责任,始终保持长江及内河非法采砂高压严打态势,提升日常巡查、专项行动及联合执法的工作效率。围绕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纪念活动,开展水法律法规、节水知识等系列宣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