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体局供稿 2025年4月,参照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的评选标准和教育部“教联体”建设方案的要求,结合全省具体情况,通过各设区市推荐,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认定,产生了首批15个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实验区和66所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领衔校,并围绕“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六大协同领域,形成了一批“教联体”建设典型案例。
5月15日,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研讨活动在南京举行。现场,宣布了首批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实验区和领衔校名单,启动了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新征程。
通州区获评首批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实验区。通州高级中学获评首批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领衔校。
作为首批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实验区,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胡清华在全省研讨活动上作题为《让所有的成长都被看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的通州实践》的经验介绍。
通州区“教联体”建设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突出“看见你的成长”主题主线,整合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构建“‘区级指导服务中心—镇(街)工作站—社区(村居)工作点’+学校工作室”的“3+1”协同网络,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指导专家智库和志愿服务队讲师团,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暖心”行动、心理健康支持“润心”行动、地域社会实践课程“护心”行动,通过“组织网络化架构、团队专业化建设、课程分类化实施、机制创新化运作”的四维建构,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家校社教育生态圈,让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被精准看见,让每个家庭的教育需求被及时看见,让每处社区的教育价值被充分看见,确保家校社协同育人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